财务会计制度(精选15篇)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制度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制度一经制定颁布,就对某一岗位上的或从事某一项工作的人员有约束作用,是他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我们该怎么拟定制度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财务会计制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财务会计制度1一、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对医院经济运行的影响分析
1.加强管理和控制成本核算及预算核算
对比旧的会计制度,新的会计制度更为严密和谨慎,我们都知道,旧会计制度在计量会计要素和确认会计要素的过程中,遵循了谨慎原则和历史成本原则,但是却没有将谨慎性原则贯彻到底。因此,新的会计制度重点执行谨慎性原则,加强了管理和控制成本核算及预算核算。新会计制度下,医院更重视成本管理,并且明确规定了成本核算的范围、程序、对象以及成本的管理、控制、分析的目标。总结而言,新制度进一步强化了预算约束与管理,将医院所有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维护预算的完整性、严肃性,杜绝随意调整项目支出等问题,促进医院经济的规范运营。
2.逐渐完善固定资产折旧制度
我们都知道,旧会计制度并没有将固定资产折旧纳入会计范围内,这是不科学的,因此新的会计制度提出了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把医院购买的部分物品纳入成本核算范围,假如是科教专项资金或者财政补助购买的部分,则纳入冲减待冲基金。实施新会计制度,有利于医院核算更为准确和真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医疗改革。
3.逐渐完善药品收支核算体系
根据就会计制度的不足和缺陷,新会计制度将医院药品收支规定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把药品收入当做医疗收支科目进行核算。为了促进医药分制改革,新的财务会计制度将药品收入的比重缩小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医疗价格和药品价格,同时还能规范医院药品收支行为,有利于促进医院合理财务的管理。
4.对资产进行明确的分类,提高了资产获利能力和变现能力
我们都知道,在医院中,旧的医院会计制度并没有设置有关医院投资活动的科目,而是用“对外投资”科目来表示,但是这个科目并不能明确说明经济活动。针对这种情况,新的会计制度把对外投资分为两类,分别是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医院的票据融资行为和投资行为,促使医院的投资发展需求与实际经济活动相符。另外,新制度将长期投资科目分成两类,分别是股权投资和债券投资,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资产形式,为营运资金管理和资产结构的优化奠定了基础。另外,新制度中债券收入和股权投资收益的会计处理方法,有利于提高获利能力。此外,新制度明确区分债券投资和股权投资,能够将医院的权益变化和投资变化反映出来。
5.真实以及全面的反映出医院的资产价值
以往的医院的固定资产并没有提取折旧,而是根据购建价值和相应的比率进行修购基金提取,在计入当期费用的过程中增加了净资产,原来的制度规定下,并没有限制提取的修购基金,购建价值通常小于提取数,最终导致虚增相关费用后果,最后引起医院净资产和资产的虚假,致使财务成果失真。针对以往的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新修订的制度结合了企业会计相关准则和国际惯例,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提取,确保固定资产的报废之前的过程中均获得科学合理的计量和确认,将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或者消耗反映出来。
二、结语
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对医院经济运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五点,第一点是加强管理和控制成本核算及预算核算,第二点是逐渐完善固定资产折旧制度,确保医院核算更为准确和真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医疗改革。第三点是逐渐完善药品收支核算体系,新的财务会计制度将药品收入的比重缩小了,降低了医疗价格和药品价格,规范了医院药品收支行为,有利于促进医院合理财务的管理。第四点是对资产进行明确的分类,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资产形式,为营运资金管理和资产结构的优化奠定了基础,提高了资产获利能力和变现能力。第五点是真实以及全面的反映出医院的资产价值,新修订的制度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提取,将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或者消耗反映出来。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不仅能够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还能规范医院会计制度,对于医院的经济运行有很大的影响。
财务会计制度2摘要: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教育需求的不断增加,近年来高校发展迅速,办学规模以及教育经费投入等方面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规范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对提升高校教育水平提升、降低财务风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创新高校财务管理路径的动因进行了介绍;其次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应该改进的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如何在新会计制度下创新高校财务管理路径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高校财务管理;路径创新
引言:
当前,“供给侧改革”不断推进,全国各个行业、部门都在深化改革,教育领域的改革也在不断推进,尤其是高等院校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1]。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教育需求的不断增加,近年来高校发展迅速,办学规模以及教育经费投入等方面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规范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对提升高校教育水平提升、降低财务风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具有重要意义[2]。近年来,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高校的经费来源、学校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基于此,为了适应高校发展新形势的变化,解决高校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20xx年,财政部在试行制度的基础上颁布实施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随着新会计制度的颁发,高校如何提高教育管理水平、规范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成为其不得不面临的问题。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作为其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降低财务风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效益的重要手段。
一、创新高校财务管理路径的动因
近年来,高校在办学规模以及教育经费投入等方面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规范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对提升高校教育水平以及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随着经济体制以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主要面临以下三点变化:(一)资金来源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高校资金来源除了政府拨款以外,还增加了校外捐助、校友捐助以及其他来源。(二)由于教育体制的深化,高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断加大,涉及金额数目较大。(三)由于国家对科研项目的支持,高校的科研经费也在逐年不断增加,但是高校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却存在着预算编制不科学、科研经费结余管理方面缺失等相关问题。由以上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可以看出,原有的高校会计工作中采用的会计核算基础、会计核算主体、资产类核算方法以及会计科目分类等相关内容已经不能适应当前高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因此,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财务管理是对高校在基建投资、科研投入、固定资产采购等相关方面做出有效规划的关键举措,是促进高校财务规范和教育体制改革必 ……此处隐藏33651个字……开拓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还对高校资产的准确反映与高校人才培养成本的准确计算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二) 高校财务管理概念解析。
高校财务管理, 主要指的是高校在党的方针、政策与路线下, 参照国家财政与财务制度, 根据高校自身的财务状况、财务活动规律与事业发展的特点, 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对财务活动进行组织管理, 从而合理且有效地对高校的资金进行筹集、分配以及使用, 正确处理高校财务相关的各种经济关系, 对高校资金具体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与监督, 确保高校事业全面发展的一项综合管理工作。高校财务管理对高校管理工作的改善、资源的合理配置、依法治校的实现、办学效益的提升以及高校健康稳定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总之, 高校财务管理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它是一个学校是否能够正常运转、正常作业的保障, 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作用。
二、新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管理现状
自古打仗, 都是“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这充分地说明了资金的重要性。与古人打仗道理相同, 高校的财务状况是一个学校是否能够正常运转、正常作业的保障。而高校的财务管理是由各大高校的会计制度所决定的。没有一套良好的会计计算方案, 高校的财政管理可能就会有潜在的安全隐患。在新会计政策的影响下, 高校的财政管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弥补了先前会计政策下的一些不足, 但是不可避免的同样存在着一些有待优化的方面。可以简单的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新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管理的现状:
(一) 财务管理政策不健全。
目前, 高校的财务管理政策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尤其以资金使用预算方法不合理、资金使用不合理等为主要问题。在出现问题时, 各个负责人相互推诿责任, 不能在第一时间找到问题的源头, 而这则可能使得问题进一步扩大。国家财政作为高校财务资金的主要来源, 一般只负责资金的投入, 而缺乏必要的监督管理措施, 这进一步弱化了在现有会计政策下高校财务管理的功能。
(二) 财务管理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为了符合新会计政策对业务员的要求, 高校的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应该与时俱进。在新的体制要求下, 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应该进一步的提高。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 各大高校的财务应用范围进一步的扩大, 财务的活动内容日益增多。但总的来说主要应用于师资力量的引进、硬件设施的装配以及更新等。自古以来, 高校都在时刻的突出强调以教学、科研、发展为主线, 这一行为不可避免地忽视了财政管理在高校发展、正常运转方面的巨大作用。而部分高校在选用财政人员时没有把好人才引进的关口, 使得一些不擅长财务管理或者缺乏必要财务管理经验的人员进入财务部门。这种现状严重影响了高校的财务使用和管理情况, 严重阻碍了高校财务水平的提高。因此, 为了高校财务能够被高效地利用, 财务管理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三) 缺乏比较系统的财务考核机制。
在现有的新会计制度中, 没有具体的针对高校财务管理的规划。在高校的财务考核方面一些高校仍然属于空白。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部分财务人员养成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的习惯。考核, 永远是鞭策人们前进的有效手段。同样的进行高校的基础设施建设, 当采用不同的预算方案时会产生不同的资金使用结果。那么, 在此过程中就会存在“最优解”的方案。选择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是个长期受益的过程, 尤其对于国家资金投入不多的高校来说, 想获得更好的发展, 没有足够的财政做支撑, 发展起来会很难。这就更需要一个优秀的财政管理“团队”来进行资金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三、新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 新会计制度对高校资金来源的有效开拓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从我国高校财务管理的现状来看, 高校财务管理的方法较为单一、管理的体制具有其不完善性, 因此这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隐患的风险。为此, 国家不断地改进教育制度, 使其教育管理方法与筹集教育资金的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我国与外国在教育资金的来源渠道上具有很大的差别性, 我国的教育资金来源较为单一, 主要靠国家财政拨款, 而国外则不同, 他们的教育资金来源具有很多渠道, 不仅仅依赖于国家的财政拨款。由此可知, 我国的教育经费对财政拨款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但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与深入, 高校传统的会计制度已经无法与当前社会发展相适应, 新的会计制度是在原有的传统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将全新的理念与方法渗透其中, 针对传统会计制度本身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较大程度的改进, 进而对预算、绩效以及财务资产等方面财务管理环节能够做到全面兼顾, 它有利于促进高校资金来源渠道的多样化, 对高校资金来源的有效开拓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二) 新会计制度对高校资产的准确反映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高校的固定资产一直以来都占有较大的分量, 传统的会计制度只是按照一定的比例给高校固定资产提取很小一部分的维修资金, 这种做法必然会导致固定资产的购置资金无法得到有效的实施;其次, 在折旧固定资产时, 由于没有将其进行妥善处理, 或是处理不及时、不到位, 这些都会造成高校实际的资产与财务账面不相符的情况, 不能准确地反映高校现有的资产。因此, 高校传统的会计制度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改进, 创建出新的会计制度, 在新会计制度下, 它具体的规定了每月按时对高校固定资产进行折旧处理, 从而对高校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进行整体估算, 将其成本进行分摊。这样就可以避免传统会计制度下出现的一些问题, 可以对高校固定资产进行准确无误的计算, 进而准确反映出高校资产。由此便知, 新会计制度对高校资产的准确反映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三) 新会计制度对高校人才培养成本的准确计算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 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式转向大众式, 高等教育呈现出普遍化的趋势, 这就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踏进大学进行学习, 而高校的收费标准将会成为人们的关注点。要想让人们对高校的收费方式与收费标准予以认可, 就必须拿出一套完整且准确的教育成本核算体系。
当前, 高校具有不同的类别与不同的专业, 如专科、本科, 本科又可以分为本一、本二, 文科专业、理科专业等。培养的成本都不尽相同, 传统的会计制度是无法将这些准确无误的计算出来的, 新会计制度将新的财务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运用到会计制度之中, 并将不同的教育经费进行了分类, 从而清晰地将其人才培养的成本准确的计算出来。由此可知, 新会计制度对高校人才培养成本的准确计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丽平.我国高等学校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框架设计——借鉴于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理论与方法[J].教育财会研究, 20xx.5.
[2]吴力佳.基于经营理念下的高校财务管理模式优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xx.1.
[3]毛建青, 宣勇.构建现代大学经费分配和预算管理的新机制——基于学科发展的视角[J].教育财会研究, 20xx.4.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