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说课稿

时间:2024-12-14 07:11:25
实用的八年级语文说课稿模板七篇

实用的八年级语文说课稿模板七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八年级语文说课稿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1

一、把握大纲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作用: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均与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有关,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展示人民大众创造性智慧,包涵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课文,掌握说明文和小品文的相关知识,开阔眼界,提高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激发他们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桥之美》为自读课文,位于讲读课文《中国石拱桥》之后。两篇课文同是写桥,但《中国石拱桥》的作者茅以升是桥梁专家,而《桥之美》的作者吴冠中是画家。他们分别从科学的角度和艺术的角度来写桥。《中国石拱桥》已使学生初步了解了桥的历史、形式、结构等知识,本文则重在引导他们以新的审美视角来品味欣赏文中的桥之美。

(二)教材内容的理解:

《桥之美》是一篇美学小品,语言具有强烈的画面感与抒情般的感染力。吴冠中先生将桥置于一个个构图框中,发掘出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不同美学效果,给人一种新的审美视角。

课文由桥的诗境美引出桥在绘画上的形式美,再将桥自身的结构美与它的构图美作对比,肯定强调了桥之美美在构图,美在它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美学作用。接着以诗意的语言具体描绘了不同的桥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谐优美地融合的几幅画面。得出结论:“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

(三)学生情况的分析,当今的初中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个性鲜明,但是,大量的信息使他们在接收时大块朵颐多过细品慢赏,常常忽视周围事物的美,对传统文化的体会也不深。教学时要结合教材,引导学生用新的审美视角去发掘美、品味美,开阔眼界,提高文化品位。

(四)教学目标的设定: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三大类,根据大纲要求和本单元要求,结合教材依据本年级学生的特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把握课文内容——桥之“美”美在哪

(2)形象优美的语言

2、能力目标:学习一种新的审美视角:

3、情感目标: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做生活的有心人。

(五)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根据上述的分析,我确定本文的教学重点是:1、学习一种新的审美视角,2、品味形象优美的语言。其中第一点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

(六)教学课时的安排:

一课时(说明:本文是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为自读篇目)。

二、说教法

要把课改真正地落到实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三个原则:

(一)教,就是和学生一起学,重视学情的调查和学法的研究,教学相长;

(二)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真正地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品味感悟,主动获取知识,教师的任务是创造与课文相适应的课堂氛围,并相机给与指导和启发。

(三)教师不要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强加于学生。

1、比较阅读法:

《桥之美》位于《中国石拱桥》之后,两篇文章作者的身份不同,写作的角度也不同,通过比较既可以复习上一篇课文又可以自然导入本文,大致把握本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即能有意识地去感知科普说明文与美学小品语言的区别,并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所以我采用比较阅读法来导入课文,具体做法如下:

(1)比较两文作者的不同身份及由此产生的不同的写作角度。

(2)抓住本文中心句比较两文内容上的不同。

(3)比较两文的语言。

2、语境解读法:

《桥之美》的语言画面感很强,修辞灵活,具有抒情般的感染力,是本文学习的重难点。因此在具体赏析课文时我选择采用语境解读法,使学生结合语境,由粗到精,由此及彼,反复诵读,整体把握,最终使学生既欣赏了桥之美又学习了语言之美。具体操作如下:

(1)在比较阅读基础上抓住文眼来析读文章的开篇部分往往有最简练的文字作文眼来统摄全篇或交代线索以贯穿全文。本文题目中的“美”即为文眼,析读时引导学生顺着“美”字将文中画面一幅幅铺展开来。

(2)诵读、赏析、品味、想象。

(3)通过替换、删除描写的词语、或更改修辞方法,细加推敲品读,进一步把握文中语言的魅力3、分组讨论法

三、说学法

“最好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笛卡尔)为了提高学生欣赏品味语言的能力,在教读过程中,注重指导学生赏析的几种方法:

1、联系:将词放在句中品,将句放在文中悟。

2、替换:

(1)比较替换字词的不同效果

(2)抓住文中修辞,比较更换修辞或不用修辞的不同效果;

3、转化:将文字与画面或音乐结合,多角度品味。

4、讨论:互相启发。

四、说程序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追求师生良性互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备好课但不事先设定所谓的严格的教学步骤,而是把课堂教给学生,教师要因势利导,艺术地驾驭课堂,良好地把握以下教学节奏:比较阅读、语境解读、讨论品评、迁移拓展

具体做法如下:

(一)导课:

1、多媒体展示多幅桥的优美画面,创设情境,渲染气氛。

2、复习《中国石拱桥》,出示结构示意图,引起学生对比讨论。

3、出示《桥之美》中心句。

(二)解读:

1、抓住本文文眼及中心句“桥在不同的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讨论:不同的桥是怎样与不同的环境在相互联系对比协调中体现美感的。

2、读、赏第四、五两段,品味语言的魅力,同时展示画面

3、展示音画课件,诵读课文第四、五两段。

(三)迁移拓展

(1)谈谈阅读本文的启示。

(2)教师总结: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本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即:从事物之间的联系中寻求美或新的发现,不仅寻求美如此,做其它事也是如此。

作业的精心设计

选题完成作业,要求A与B中选一题完成:

A、收集有关桥的诗歌、对联、谜语、俗语、谚语成语等。

B、1、仔细观察一座桥,从桥与不同环境的联系中发观美,完成一篇作文

桥——环境

小桥——流水人家

板书设计:乌镇石桥——密密的苇丛

江南石桥——细柳拂丝

长桥卧龙——湖水苍茫

风雨桥——飞泉瀑布< ……此处隐藏11239个字……导学生走进语言、积累语感。

三、创设情境,学习表达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实践。在语文教学中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说自己想说的话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方式。我在课堂上努力营造一个畅所欲言的和谐氛围,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有效地进行语言训练。结合本课教材特点,我在导入这一环节让学生看图说说秋天的果园,介绍自己所了解的石榴;在学习了石榴的果实后学做水果推销员,启发学生思考、想像,把话说完整、说清楚。逐步引导学生在说话练习中发展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八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7

这堂课可以说是新课程新理念指导下的一堂实践课,也是一堂开放课。

首先说说这堂课的设计思路:整体感知、理解诗意—朗读指导—语言运用—对比阅读。新课标要求在阅读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而诗歌又是最富情感的语言。因此,在以上四个环节中始终贯穿着一条红线———情。在整体感知理解诗意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阅读过程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的过程。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教师的角色定位应是一名参与者、引导者、学习者。阅读过程是师生共同感悟提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说真话、诉真情,将个人的阅读体验与作者的情感体验融为一体。

关于朗读指导:

初二学生首次接触新诗,我认为应在朗读方面加强正确的指导。主要是读出感情、节奏、重音,并且始终把感情放在首位。事实上,我们在读诗时大都是凭直感一下子进入诗歌的境界,然后自然地在诵读中诠释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并不是机械地先读熟,再读出感情。因此,有感情地读是始终贯彻在诗歌教学之中的。

关于第三环节:

即兴写诗。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正是一笔丰厚的语文资源。当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被感性的文本升华时,抓住学生感情的火花及时点火,让学生有倾诉的机会,有成功的体验,诗情自然喷薄而出了。

关于对比阅读: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是想渗透对比赏析诗歌的方法。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基础特点,设计的问题较简单一些。不管学生从哪个角度对比,我都予以肯定,关键是引导学生有思考的过程,力求养成对比赏析的习惯。

除此之外,还有几点说明:第一,乡愁是一首极好的诗,乡愁在余光中的笔下被诠释得淋漓尽致。这种感情是全人类共有的。我及时抓住寄宿生都有过想家的经历这一点让他们品味、感悟、表达。为了烘托气氛,我主要利用电教手段将诗歌做成MTV的形式,并配上精心设计的画面渲染气氛,使学生尽快感情定位,进入诗歌情境。第二,每个环节设计始终把握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方式。第三,关于教师角色的定位问题。在新课标的理念指导下,教师的角色是多重的,而不是单一的。教师已不单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多的是一名参与者、引导者、学习者、升华者。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园地。

最后,关于课件,谈一点我个人的看法。对语文课件的使用,近年来褒贬不一。随着电脑网络的兴起和发展,课件以它特有的形式和无与伦比的优势登上了课堂教学的宝座。但如果用不好就会弄巧成拙,喧宾夺主。语文教学要慎用课件,尤其不可做成一环扣一环的固定模式,那是不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的。我们可以根据课程的需要选一些经典的图片、音乐,以及相关的资料等。这样运用起来灵活、实用、不拘泥于形式。

评点

这是一节让学生真正精彩起来的课。学生的精彩突出表现在他们自己真切的感受和诸多的“发现”上。

课堂上的学生来自博兴县实验中学,他们大多是寄宿生,县内县外的都有,一般一个月才回一次家,对于离家在外的初二的孩子们来说,读着《乡愁》,引起乡愁,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只有具备这种真切的体验,才能真正读进诗里去。

诗是抒情的,是入境的,有时能够体验到,但不一定说得清。可贵的是,这些孩子们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有自己的发现,并且能用得体的语言表达出来。

学生们的发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诗的层次结构,二是诗的立意。用时空的变化顺序来组诗,使这首诗的层次非常清楚,由对家人的思念上升到对祖国大陆的思念,正是作者感情的升华,也是这首诗得以广泛传播的生命力所在。

学生听读一遍,又自读两遍,再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感受,就有这么多的发现,可见孩子的潜力是无限的。在课的后十分钟,教师让学生将余光中和席慕蓉的两首诗比较阅读时,学生们发现了更多的东西。两首诗的主题、形式、表达感情上的异同点他们都能理解得清清楚楚。

除了学生感受和发现的精彩以外,我们看到学生在借助诗的表达方式迁移运用时所写的即兴小诗也很精彩。如果没有把诗读进心里去,是不可能有这样的效果的。

学生精彩起来了,那么,课堂上教师是怎样表现的呢?

我们看到,在学生精彩的背后,是教师能“退”则“退”。这节课教师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思路:整体感知—重点研读—朗读指导—语言运用—对比阅读。在每个环节的内容处理上,教师一直遵循着一条“多退少补”的原则,学生能做的事,教师不会去包办代替。教师把发现的权力给了学生,把如何读诗的选择、决定权给了学生,把评价的权力给了学生,甚至作业的布置也让学生参与了进来。在学生的参与下,从课内的学习,迁移拓展到课外相关诗文的阅读积累,课内课外构成了一个“大语文”的学习框架。教师“退”下来,真正还学生以学习主人的地位,但教师并没有撒手不管,而是该“补”则“补”,这个“补”,主要表现在教师不露痕迹的相机引导和对重点之处的适时强化。如对诗意的理解,对朗读的指导,对两首诗风格的比较,再如引导学生从学诗到模仿写诗。

学生精彩的背后,是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与尊重。要让小主人们积极主动地学习,仅仅给他们时间和空间是远远不够的,教学的民主、师生之间的平等、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尊重,往往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在这方面,赵老师做得很出色。在课的开始,赵老师是以一种近乎聊天的方式和同学们进入学习状态的。教师的语言自然、随意,句句发自内心,让人听得心里暖暖的。课堂上如春风拂面般的鼓励性话语时时可见。

学生精彩的背后,是教师角色的准确定位。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赵老师对自己的角色定位是多重的,不是单一的。教师已不单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多的是一名参与者、引导者、学习者、升华者,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园地。在这一园地里,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和自主权,并尽量多地给他们以时间和空间,强调“发现—探究”,这样学生可以自主理解、感受诗歌的主旨、情感、特色,获得自己的独特体验和发现。这就大大拓展了学生思维的自由度。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教师良好的认知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方式,而学生时时闪耀的思维火花,也不时地给教师的认知方式以触动,这种认知方式上的融合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独创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教师“该出手时就出手”———引导在转承之处,鼓励在动情之时,强化在重要之点,没有做作之嫌,没有雕饰之意,一切顺乎自然,清新流畅。就在这看似教者无为的课上,实现了师生的共同精彩。

《实用的八年级语文说课稿模板七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