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顶之下》观后感

时间:2024-07-27 17:44:27
《穹顶之下》观后感集锦15篇

《穹顶之下》观后感集锦15篇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穹顶之下》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穹顶之下》观后感1

或许你们并没有看过《穹顶之下》,又或许你看过《穹顶之下》,却不把它当回事,将自我置之度外。那么,我将告诉你一个令你震惊的消息:全年有50万人死在大气污染之下。听到这可怕的噩耗后,难道你还会认为大气污染只是一个人造成的吗?我确信,你们还会怀疑,那就让事实来说话吧!

今日,我想让你们都明白什么叫做可怕:河北,山东,上海这些城市的钢铁产量跨入了世界前十强。异常是河北的唐山,在《穹顶之下》中,主持人问一个小女孩:“你看到过蓝天和白云吗?”小女孩回答道“白云,我从来都没有看见过;蓝天只看见过有一点点蓝的”到了那里,你们心中都想问:为什么那里会看不见白云和蓝天呢?罪魁祸首就是——大气污染。原因是:钢铁厂中有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到大气中,造成PM2.5的“诞生”过快。导致环境污染,严重的可能会产生雾霾。雾霾遮蔽了蓝天与白云,污染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中国。你们不妨想一想唐山人们生活之艰辛,每一天看着尘土飞扬,雾霾盖天,他们为了生存又不得不顶着这令人憎恶的雾霾。而雾霾的“父母”不正是人类吗?此刻人类是在自食恶果。

我们必须从此刻开始,珍惜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生命,将它们放在利益之前,那才是真正的为君之道。要从长久的方面去研究问题,不要只顾着眼下的利益,而忘了天下苍生所依懒的世界。生命仅有一次,莫让利益害了自我,如果人人心中都想保护环境,我们何愁见不到蓝天和白云呢!

《穹顶之下》告诉我:环境胜过利益。同时也改变了我的想法,使我走上了爱护环境这条正道,令我受益匪浅。所以我想让更多的人和我一样踏上对抗雾霾的阵营来!

《穹顶之下》观后感2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你站在我面前我却看不清你”这并不是笑谈,而是我的切身经历。

曾经我误认为这江南水乡般的朦胧是我熟悉的"雾",曾经我误认为这是"山色空蒙雨亦奇"的古典浪漫。曾经我误认为pm2.5离我很远,直到看了《穹顶之下》,pm2.5这个不知道被百度了无数遍的名词进入了我的世界。原来那不是雾,那也不是浪漫,那是霾,可怕的霾。

小时候,家里刚刚换了有天窗的车子,每到晚上,总缠着妈妈带我去兜风。不为别的,就为了躺在车里,伴着徐徐夜风,透过天窗看夜空中那繁星点点。

而今,记忆中的那片蓝天已渐渐离我远去,记忆中的那座小城市,也已然高楼林立。记忆中静谧的夜晚已变得车水马龙,我试图寻找寻找童年时那些会说话的星星,但是透过高楼的缝隙,厚重的雾霾压的我喘不过气来。

《穹顶之下》深深地刺痛了我,我已经没有和妈妈开车兜风的性质了,因为我知道汽车尾气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伤害。待在温暖的卧室中,我也不再觉得是一种享受,因为我知道取暖燃烧的没是造成雾霾的来源之一。

不要在沉迷不悟了,看清形势吧!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社会,伸出一双手!来保护环境,让晴空万里的蓝天重返我们的世界吧。

《穹顶之下》观后感3

这是一个说起来可笑的事情,和我们从小在教科书上学到的权利与义务相统一这个备受哂笑的教条背道而驰!去年(20xx年)底央视新闻报道中国的投资规模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投资规模和增速最快的国家,没有之一!在中国经济火箭电光火石般提速的今天,中国最伟大的受税机构有关部门与中国最大的纳税大户中石化、中石油这样的国企巨头们在中国最光鲜的城镇化进程中唱着喜庆的双簧,却对于饮鸩止渴般的通过不合理的重度能源消耗盲目为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助威加油。而唯一的制衡法律却游戏般走马观花在企业圈子里溜达了一圈后继续睡大觉,空、悲、叹这样的情绪足以让所有新闻人瞠目结舌。

最惊悚却又发人深省的历史回顾:伦敦烟雾事件和洛杉矶光化学污染事件。

如果污染继续下去,中国的下场有无前车之鉴?这个答案貌似是我们中学时代历史教科书上一笔带过的旧闻:伦敦烟雾事件和洛杉矶光化学污染事件。沉痛到让地球人无法接受的故事,发生在了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几个国家:美国、英国很难想象,当中国最发达的城市被镀金的发达经济逼近空气污染的毒气集中营的时候,那些罪魁祸首会否追悔莫及?!羞愧难当的情绪,通常只有在人类无法,直面自己的良心的时候才会出现。而这样的情绪下,再冷静的环境解读显然对于那些腰缠万贯的巨商富贾只会演变成毫无任何意义的苍白的说教。谁能在中国环境被经济推进火坑之前拉他一把?政府?企业?千千万万生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芸芸众生?都有?我希望都是,而且应该必须是!

《穹顶之下》观后感4

今天晚上我看了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它深深震撼了我,使我难以入眠。对于中国环境问题,我感触很深,环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就像柴静说的:同呼吸,同命运。

《穹顶之下》是一部由柴静自费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纪录片。部时长达103分钟55秒的视频聚焦雾霾问题。这部纪录片通过视频网站、社交网络等共同的力量,让数千万乃至上亿人再次认识到雾霾的危害,并且形象化的对雾霾的构成做了解读,让人们开始关注到雾霾污染的严重性,引发人们对环境污染的热议。

在身边,我就感受到了环境发生的变化。比如说以前的北江,那时水还没有被污染,有很多人去那里玩,有人划船,有人钓鱼,还有些人玩水上摩托艇。那时有蓝天,有白云,晚上可以看星星。几年后,北江的水变黑了,沙滩上有很多腐烂的死鱼散发着臭味,再也没有人来这里玩。向远处看时,就像蒙着一面轻纱,而且有蓝天白云的日子变少了。

我非常感谢她,她让我认识到雾霾污染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呼吁中国人关注环境问题。她使我们引发思考:如果环境继续恶化,工业污水乱排放,无限制地排放燃料废气,河水被污染,森林无限制砍伐,天空永远阴森森的,酸雨泛滥,人类有什么未来?带给我们的就是疾病,癌症,毫无生气的生活环境。如果我们的后代问:书本上说的蓝色的天空,清澈的河水,春天的小鸟呢?我们该怎么回答?也许我们只能说:那只是曾经,再也回不去了。我们怎么对得起子孙后代?

为了我们生存的家园,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要行动起来,一起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不要让后代生活在穹顶之下,让天空重新出现蓝天白云,让河水依然清澈,让春天还有小鸟。

《穹顶之下》观后感5

柴静纪录片《穹顶之下》观后感400字其实我现在看到一个人做了件很了不起的事后都会有些眼红,而柴静的纪录片却只让我感到敬佩与感激,可能当某个人做的事与社会的公益乃至我自己休戚相关的时候就真的会让人不再忍心去狭隘地看待他的成功了。

一个个机智一针见血的发问,一个个荒谬而又合理以致显得无奈的回答,那些多环环相 ……此处隐藏3140个字……数英雄尽折腰"的景象一天天的消失,采取的行动却微乎其微呢?就真的没有考虑过吗?

说着说着,我也激动了起来,以前看过的滥杀动物,往食物里放各种添加剂的纪录片,地球难道还不够惨吗?地球在中国这片丰富的大地上给予了各种东西,让这片土地强大,难道现在对这片美丽的土地的回报,就是毁灭吗?

我想不是的,每个人其实只要做一件小小的事,比如离得太近的地方就走路,该节约的节约,这些事应该幼儿园,小学时候都讲过吧,请为地球,或者说我们生活的地方变回青山绿水吧!

《穹顶之下》观后感12

"穹顶之下——这个名词在最近并不陌生,这是柴静自制的纪录片,我们借用她的双眼平视着中国当今环境的现状,这部影片的确给了我们警示作用,这也又让人们在心中重新草拟了一道道德的标准,无可厚非的是这部纪录片的确有着不同凡响的积极作用,至少我已经学会打12369来维护我自身的权益 。不过这一切都是从她的眼睛看见的,这一切也都是她的道德标准在衡量,道德标准人人有异,所有人都不是纯粹的圣人或者纯粹的坏人。

观看完后我有很多疑问,这便好奇的查了查资料,实际上查到的是河北的污染是全方面的水、土、空气污染。但是眼睛却全部的往空气污染上看,很简单:空气污染能扩散到北京,而水、土地污染却留在当地。后来我才知道1级致癌物地这个1级只是一个因果性的标准,这仅仅说明致癌性证据充分,吸烟的危害远大于雾霾,委婉的说一句听说你吸烟可能戒烟带来的好处比带口罩防PM2.5更好。这让我想起一类人,这类人是一旦有事情影响到他自己的生活圈,这便揭竿而起,以圣人的方式讨伐影响到自己的人或事,却不顾影响到你的人和事有不能言说的秘密,便肆无忌惮地责备,圣人不应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关心着世人吗?

人的出发点总是是利益,柴静女儿天生肿瘤与雾霾其实并无直接关系,有可能与她的生活方式或高龄产妇有关,此外柴静女儿出生与美国,说不定这与产地有关?总而言之嘛,纪录片就是现实生活的见证,历史的忠实写照,因而能以其无可争辩,令人信服的真实性和来自生活的特有的艺术魅力去影响激励和启迪观众,不过关不关系道德的事儿需要观众们自己斟酌。

不知所云,不喜勿喷。

《穹顶之下》观后感13

天使穹庐,笼盖四野。

天像个盖子一样,将大地笼罩。曾经盖在九州之上的是碧蓝如洗的天,偶尔有几朵许闲云飘过,在天之涯有几只野鹤点缀。而现在,在社会经济与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笼罩华夏的已不仅仅是我们眼中的天,还有霾。它死死的扣在头顶上,无时不在,却又无可奈何。

柴静对此做了一年的调查制作,进行了一场长达两小时的演讲,向我们展示了霾的范围,危害与原因。

或许,在我生活的这个地方,自己觉得这里应该没有霾,那应该在北方多,而且这里也没有什么重工业。但是我想我错了,我忘记了重庆是一个重工业城市,我们相距并不远,这里早已被霾入侵。

初时感觉并不明显,只觉得经常感觉视线模糊,前方的东西也总感觉被挡住了。抬头看天,也不再如小时候一样湛蓝,因为天经常是满满的白,还透着一点淡黄色,晚上也经常看不见新鲜了,从前以为是因为近视了,所以看不见,可我告诉我不近视的人时,他们也说没看见多少了。原来那不是云,是被一片邪恶的东西掩盖住了。它遮住了星星,遮住了蓝天,原来霾离我如此之近。

尽管如此,即使有许多人在为此努力,可也只是杯水车薪,在这样的中国,有这样的社会现实与这样的中国人。为了利益,为了发展,不顾一切!确实中国需要发展,可发展之后呢,留下满目的疮痍无法抚平,到时我们又应该以怎样的姿态来面对这片哺育我们的天地?

我们生活在“穹顶”之下,无可奈何,也无法改变,只有当环保的观念是从心底升起,而不再只是挂在嘴边,也许我们的蓝天白云,才会重新露脸。

《穹顶之下》观后感14

我很少有耐心看完这样长的一部纪录片。

它给我的感觉是震撼的。

我们活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雾霾一直是个大问题,每个人都知道它有害、应该防治,然而真正了解雾霾、知道该怎么做并愿意去做的人太少太少。

柴静提出了三个问题:雾霾是什么,雾霾从哪里来,我们该怎么做。

我看到了雾霾的可怕,这种感觉是以前不曾有的,我相信每一个看过穹顶之下的人到有这种感觉,以前觉得模糊的忽远忽近的雾霾原来早在我们的生活中造成了这样巨大的影响,而曾经的我并不知道。

我想只有切身地感觉到它的危害,才能真正自觉自愿地为解决雾霾问题贡献一份力量。这大概也是柴静想要做的,她想用这样的方式让每个人到意识到问题,感觉到危机并为了改变它而努力,而并不只是像以前那样,仅仅知道而已。

网络上也有一些关于穹顶之下的负面评论,最大的争执点就是许多人认为柴静给大家讲的无非也只是一堂课而已,所提出的具体建议能不能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还是得打一个问号。

中国,还太穷。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你只能选择一个。这是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面临的问题,事实上不只过去和现在,只要国家发展,这个矛盾永远避免不了,所以我们也不能永远把发展当作挡箭牌。

柴静所提出的很多建议,例如洗煤,我也并不知道它是否可行,但至少提出了一个方法。柴静并不是专家,她做的就是尽自己所能出一份力量,不管这份力量有多微薄,至少好过袖手旁观。很多人在说她的数据不精准,给出的建议异想天开,可是这些人自己又做过什么呢?

柴静的穹顶之下,除了普及雾霾知识,它最可贵的其实是告诉每一个人:我们都可以用自己最大的努力,还回一片蔚蓝天空。

《穹顶之下》观后感15

《穹顶之下》可以说是柴静历时一年几乎走遍中国全国各地的有关环境污染中雾霾的调查报告,开篇由她女儿的病引入话题,分析深入浅出,一条条数据触目惊心,给我们深深的震撼。

“雾霾”是什么?“雾霾”是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人的肉眼是无法看到,“看不见”的敌人由此而来。雾霾对人的身体深海极大,那些细颗粒物会影响呼吸系统,增加气道炎性效应,还会进一步影响心血管系统,与心脏供血能力的降低有关。人每时每刻都要呼吸,无形中就吸入的细微颗粒物,从而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甚至心血管病。

“雾霾”从哪里来?雾霾主要来源于煤油的燃烧。20xx年全中国煤的燃烧多达36亿吨,超过全世界加起来的总量。中国又是汽车使用大国,石油,柴油标准不高,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污染。令人可怕的是煤和油燃烧后的产物还可以相互进行化学反应,产生更加有毒的物质。

我们怎么办?治理雾霾就要加快能源结构调整。一是减少煤炭的燃烧量。借鉴英国的血泪史,集中燃烧煤,降低煤的燃烧量,使用清洁的气体燃料。二是洗煤洁油,降低煤、油燃烧的污染程度。随着好煤的减少,劣质煤的使用越来越多,因此,将劣质煤洗干净使用,会减少很多污染。三是能源引入市场调控机制。有竞争才有进步,垄断只会滋生腐败,国家要加大对新兴产业技术的扶持,将能源交给市场。

十年前山西环保局长的说“孝义是山西的缩影,山西是中国的缩影”,今天这句话得到了验证。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为美丽的蓝天白云行动起来。

《《穹顶之下》观后感集锦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