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川》观后感

时间:2024-06-30 17:44:24
《金刚川》观后感(精选15篇)

《金刚川》观后感(精选15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不能光会看哦,写一篇观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金刚川》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金刚川》观后感1

它是一部电影,它叫《金刚川》。

它主要讲述了在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时期,志愿军部队要去金城参加最后一役,却被水流湍急,暗潮涌动的金刚川挡住了去路。为了保证大部队能按时渡江,工兵连的志愿军战士们在物资匮乏,武装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不怕牺牲,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不断抵御美军战斗机的狂轰滥炸,一次又一次地用血肉之躯修补战火中的木桥。最后时刻,他们毅然决然地跳入水中,以自己的身躯搭起人桥,让作战部队按时顺利过江。

令我最震撼的是战士们搭人桥这段。只见他们从水底到水面一层又一层,一边咬紧牙关,忍受伤痛扛起桥板,一边要面对敌机的狂轰滥炸,可为了战争的最终胜利,为了祖国的未来,他们没有退缩,面不改色,齐心协力筑起这世上最坚固的“桥”,坚持到最后一刻。看到这里,我热血沸腾,心中冒出一个声音:这才是世上最可爱的人!他们才应该是我心中最亮的明星。

片尾时,银幕上出现了一队队整齐的仪仗军庄严地捧着盖着国旗的骨灰盒,当影片中的志愿军幸存者肃立敬礼,屏幕下方打出“接志愿军遗骸回家”的字样时,我不禁鼻子一酸,眼睛湿润了。正是有了志愿军战士们在无情的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英勇牺牲,才有了现在的中国。我不由自主地起身,向他们行队礼致敬。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努力学习,用知识武装好自己,长大后为祖国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让中国成为世界强国!

《金刚川》观后感2

今天,我和朋友一起来到太平洋影院,观看了《金刚川》,它是一部爱国电影。

本片讲了1953年,在抗美援朝的最后阶段,中国人民子弟兵要到金城去支援前线的战士。到金城的途中,有一条水流湍急的大河,这就是金刚川。要想度过这条河,唯一的一座桥,是战士们用木板临时搭起来的。美军为了不让志愿军通过这座桥,用轰炸机一次次的将炮弹投放于木板桥上。子弟兵们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最终工兵连的战士搭成人梯,将木板举过头顶,让其他战士顺利过了河。

《金刚川》从三个角度介绍了当时的场景。中国当时的武器非常落后,只有两个炮台,一个是主攻的,另一个必须隐藏起来。主攻炮台被击中后,连长张飞身负重伤,失去了一条腿和一条胳膊,但是,他不顾自身的安危,将生死置之度外,拿起竹竿,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到炮台,艰难地操作着炮台,将一架美军飞机击落。他那种不怕牺牲的精神是来自于对祖国的热爱,因为他们向往光明,向往和平。

看完《金刚川》,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位于金刚川的这座桥。每当桥被美军炸毁,工兵连的战士们就会在第一时间将桥修好,所以,这座桥被美军称之为“炸不坏的桥”。1953年11月12日凌晨,美军派出了八架大型轰炸机将木板桥完全摧毁。即便是这样,志愿军仍然没有屈服,他们最终靠着团结过了河。从中,我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力量,看到了团结的力量。

当今,我们的生活如此幸福,可是,我们这样的幸福生活都是先辈牺牲了无数的汗水和鲜血,甚至是生命换来的。我们少先队员必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因为中国假如是一条大船,我们是即将身在甲板上的舵手,扬帆起航。

《金刚川》观后感3

20xx年10月23日,电影《金刚川》正式上映,该片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讲述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卫和平、反抗侵略、英勇作战,共同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

走进电影院,作为新时代青年中的一份子,我们不能忘记,现如今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先辈的流血牺牲。影片中他们以血肉之躯,筑起精神长城,誓死做到人在桥在的誓言。故事分四个部分,用不同的视角对同一段事件进行展示,但最终的结局是大部队成功过江,到达前线阵地。运用小视角,来展现宏大的历史事件,转变常规的叙事角度和顺序,使我感受到电影中那句台词的深切含义:"那一年我们才十七八岁,可我们都不怕死"。

电影讲的是牺牲,层层递进和升华其核心主题——牺牲。在战场上,面对流血和牺牲,不畏生死只为心中的共同理想。志愿军战士因为不惧牺牲,才守护了那座关键的长木桥,用牺牲精神筑成坚固的长桥。其中《高炮班》的张排长和吴班长的呼哨,一方面是传递信息,另一方面是传递情感的方式。在敌机准备炸桥时,他们选择暴露自己,点燃明火,让敌人的凶猛炮火朝着自己攻击,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打赢这最后一战,这一战他们在心里早已做好准备了。

最终这一切又回归了桥面,这一段历史中的每一个瞬间都是值得铭记的时刻。在炼狱般的战火下,湍急的河水中,扛起一座炸不垮、击不倒的生命之桥、英雄之桥!

松柏长青,英雄常在,吾辈自强,笃定前行。

《金刚川》观后感4

《金刚川》这部电影,是以抗美援朝时期的一场重要战役为原型,讲述了当时的志愿军在对己方十分不利的情况下,顶着敌人的炮火,用血肉之躯顽强抵抗的英勇故事。

在抗美援朝末期,发生的一场著名战役——金刚川战役,志愿军们为保证前线物资的输送,必须通过金刚川上的水里通道——岩石桥,才可以成功。在那个时候,中国没有飞机,而敌方美国恰巧就在空中领域中独占鳌头,他们从空中扔下的炸弹,对陆地上志愿军构成了重大威胁。

但中国人民不会为此而退缩!

敌军在空中扔炸弹,中国军人就在地面用炮轰炸弹,没有因为被炸伤就放弃抵抗,而是一直坚持着,为修桥争取时间。敌人的炸弹到处乱飞,金刚川上的岩石桥一次又一次被炸毁,志愿军们一次又一次得修补,为的就是等桥修整好后,能让去前线送物资的军队顺利通过金刚川。

有人的任务是通过那座桥,让输送物资的军队过桥。

美国人的飞机每一次炸弹的投下,志愿军就伤亡惨重。在陆地上与美军做斗争的中国人民在努力反抗着,一发发从陆地上飞起的炸弹中总有击中敌人飞机的,一旦飞机被炸下来,我们就会赢得一次修补的时间。

一次次被炸毁,一次次重新修补,总计七次,意味着中国人是不会被轻易打垮的!

为了能让物资快速的运输,那些志愿军站在水里,肩膀扛着木板,让军队从他们的肩上跑过,一个接一个,脚踩的是修桥志愿军的肩膀,而他们身上背负着的是我们中国人的希望。

中国人,加油!

《金刚川》观后感5

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单位组织职工观看了爱国影片《金刚川》。也许因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嫂”,虽未曾入过伍,但与军人同命运共呼吸;虽然未穿过军装却与军营结下情缘,所以每当我观看这种军事体裁的影片都触动颇深,犹如心灵的一场洗礼,深深震撼。

《金刚川》讲述了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往事。 ……此处隐藏3381个字……,为中国军人点赞!

电影中人物细节的描写特别到位,吴京饰演的老关,看似是一个不守纪律的老兵,确有一股当兵的韧劲和视死如归的决心。

张译饰演的张飞,从唯唯诺诺到有自己主见再到够来的英勇抗敌,他用生命诠释了英雄的含义。

一个普通的班长,带着战友的相片抗战,本想捧一座奖杯给战友,可是看到的确是自己的战友一个一个死在自己眼前,最后站在那里在跟美国人宣战,敌人的燃榴弹根本炸不悔他必胜的心。

从他们一个个的眼神中,我读懂了,视死如归,无私奉献,大无畏的斗争精神,精神在,中国肯定会越来越好!

《金刚川》观后感12

观看完电影《金刚川》,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抗美援朝的志愿军前辈们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换来了祖国的和平与安宁,他们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形象一直在我的脑海里回荡。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第70周年。70年来,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努力奋斗。

《金刚川》整部电影以抗美援朝最后一役金城战役为出发点,以无惧艰险的奉献精神以及顽强拼搏、勇于担当的抗争精神为主旋律,生动地讲述了一个个为了和平胜利而砥砺拼搏的伟大志愿军战士们,用无数血肉之躯架起了一座屹立不倒的桥梁的故事。这让无数观众为之泪目,也让中国新生代年轻人再次明白,谁才是最可爱的人!

其实,不仅是中国的军人,整个中华民族向来也是如此的,他们无惧牺牲,他们英勇顽强,甘愿舍小我成大我。哪怕在如今的和平年代,依然有像志愿军战士一样的逆行者,他们或是医护工作者,顽强奋斗在抗疫第一线,或是消防官兵,义不容辞冲向熊熊燃烧的大火,也或是一群不知名姓、默默奉献的志愿者……他们负重前行,只愿这山河无恙、人间安好。

无论是之前中华民族经历的磨难还是今年的疫情防控,都将我们中华民族不惧挑战,奋勇抗争,敢于牺牲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而这种精神,这些力量都必将激励着我们不断的前进。作为一名新时代共青团员,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切不可将如此美好光阴虚度浪费,应当胸怀天下,志存高远,勇争先、敢担当,在美好的青春年华里掌握过硬的本领,立足本职工作,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价值,用本领回应时代的挑战和担当时代的使命。

《金刚川》观后感13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政府纠集“联合国军”进行武装干涉,并派遣海军第七舰队侵入中国台湾海峡。此后,侵朝美军越过三八线,直逼鸭绿江,并出动飞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直接威胁到新中国的国家安全。虽然当时中国正面临着巩固政权恢复经济的紧急任务,但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中共中央多次召开会议,经过反复权衡,在10月上旬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到1951年6月,历时7个多月,先后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五次大的战役,共歼敌23万余人,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地区。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中涌现了无数英雄人物:罗盛教黄继光杨根思邱少云……为了朝鲜人民,为了履行国际主义义务,许许多多的英雄,长眠在了朝鲜的土地上。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同时,国内掀起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

全国各阶层人民踊跃参军参战,捐献飞机大炮,慰问志愿军,订立爱国公约,开展增产节约运动,有力地支援了前方作战。1951年7月,朝鲜战争进入“边打边谈”阶段。经过两年的相持,交战双方于1953年7月签署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伟大胜利。

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是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举。这场战争的胜利,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创造了以弱胜强的范例,极大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威信,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金刚川》观后感14

“那一年,俺们才十七八岁,唯一想的就是通过那座桥,没有一个怕死的。”在《金刚川》这部电影中,对中国人民志愿军而言“,战场杀敌,职责所在”,通过金刚桥,与大部队会合发起反击,就是向着胜利的方向进发,就是凯旋的希望。

金城战役于1953年打响,也是抗美援朝的最后一战。《金刚川》则是以此为背景,讲述了志愿军战士捍卫交通要塞,不断抵御敌机狂轰滥炸,一次次修补着金刚桥,支持部队过河组织反击的故事。

金刚桥立于金刚川上,金刚川则是金城前线附近的重要河流,是军事要塞,并且水流湍急、暗涌密布,人们只能靠桥渡河。桥,成了志愿军的生命线。为了阻断我军交通,美军不断地侵扰炸桥。志愿军奋起反击,将桥一次次修好。“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低估了中国人的毅力,他曾告诉士兵们,在1950年圣诞节前可以得胜回国。但他没有想到,三年后在敌机的一次次轰炸下,这座金刚桥一次次被毁,又一次次被修复,中国人民志愿军创造着“不可能”的奇迹。为何我们的军人“没有一个怕死的”?为什么他们会选择用血肉之躯筑成一座永不倒下的金刚桥?这部电影告诉我们:在他们心中,怀有一个共同的信念——他们在前方一步也不退守,身后的国土就会少受几分风霜。血肉之躯架起的桥梁是后来者的生路,是让更多人回家的必由之路,是一座万难摧毁的生命之桥。

看完电影,心生惭愧,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百姓的安宁,选择义无反顾地走上战火纷飞的战场,在死亡面前毅然选择坚守,选择抗争,而我作为一名学生,“坚持”二字时常挂在嘴边,但是是否真的做到言行一致了呢?遇到困难是否选择迎难而上了呢?行动起来吧,那座生命之桥已经给了我无穷力量。

《金刚川》观后感15

那个一尘不染、晶莹透明的深秋午后,我和妈妈在开阔的电影院里观看着电影《金刚川》。

那悲壮的画面展现在我的眼前:张排长满腔怒火,大声怒吼道:“来啊!”他要点燃箱子,吸引美军的飞机,这个胳膊和腿都被炸断了的英雄,仍然顽强地爬到炮位,他一个人竟然完成了六个人的操作,以惊人的毅力把敌机打了下来,完成了自己的终极使命,张排长光荣的牺牲了,他卧在那高高的炮台上,牺牲的画面永远定格在我的心中!这是怎样的钢铁之躯啊,可以为了朝鲜一片土地的安宁,可以为了自己深爱的祖国人民的平安,视死如归……“谢谢你们!”我紧紧握着妈妈的右手,感动得泪水夺眶而出。

战争年代他们可以为了守土保家这样的无畏,那和平年代同样如此吧!清楚地记得爸爸给我讲到有一群戍边的年轻人的感人故事,当我们忙着合家团圆,玩着趣味十足的游戏,看着花样百出的综艺节目的时候,这群站如松行如风的人,在守护着我们的平安喜乐。有四位戍边英雄埋骨青山,正是为了守卫小家和大国!当一切静好,我们面对雪山齐声致谢:“谢谢你们,保卫山河为国拼命!”从爸爸的深情讲解中,我被深深地感动着,立志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大英雄,还有我们身边那些朴实的平凡人,风雨疾来之时,总有人为我们遮风挡雨,谁也不是钢铁侠,他们也怕疼,也会想家。他们,铭记在我心中,伴我成长着,我觉得我是一个最幸福的中国娃!

《《金刚川》观后感(精选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